信息网_资讯网

联系我们

信息网 > 湖北信息 > 武汉信息 > 正文

新闻背后\规管“记者”刻不容缓\卓 铭

网络整理 2020-05-12 14:35

  自“修例风波”去年爆发以来,传媒的角色和质素一直受社会关注,刚过去的周日,一名年仅13岁的中一学生,竟能以“学生记者”身份在暴乱现场採访,再度令传媒质素的问题浮上枱面。

  “学生记者”或“公民记者”这些词很好听,也很好用。“公民记者”始於网络时代的自由,任何人只要手执相机(甚至只是手机),即使没受过任何专业训练,都能自称“记者”,在“新闻自由”下报道自己认为的“真相”。但问题是,这些“新闻”的範畴有多大?是否拍几张照片、做做直播、说一两句话就是记者?譬如上周立法会内会衝突,不少议员都拿出手机直播,那又应否纳入“公民记者”之列?

  即便是身处“新闻现场”,用镜头拍摄或进行直播,幹的也不一定是“记者”的工作。同样是本周日,网媒“全民新闻”的记者在旺角进行直播,但内容却与新闻无关,而是“记者”点评现场女警的身材,彻头彻尾只是性骚扰而已。

  连成年人都未必分得清新闻的界线、把“中立客观”贯彻到底,我们又怎能期望一个只有13岁的中学生,以完全“中立客观”报道新闻?我们甚至不知道他能否把这场风波的始末说得清楚。也许有人会说,这对该名学生而言可以是磨练,但磨练归磨练,也不用“揾命搏”吧?回顾过去一年,暴乱现场可以有多混乱多危险,相信不必笔者赘言。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,即使是大学,也不会安排传理系学生去做实习战地记者吧?既然如此,你怎能接受一名13岁小孩自己承担身处暴乱现场的风险?说得更现实一点,该名学生所属的网媒“深学媒体”有否为他购买劳工保险?要是发生什麼不幸,是否对其家属说句“对不起”就了事?

  翻查“深学媒体”的资料,它由八名来自不同中学的学生在2月发起,按时间推算,大概是教育局刚宣布停课后的事。“深学媒体”自言希望以持平态度报道新闻,唤起社会对新闻时事的关注。笔者无意质疑年轻人的理想,或他们想藉体验记者工作充实停课生活,但如果有人觉得一名中一学生身处暴乱现场的前线,还可以百分百全身而退,只反映了两件事:一是这个人完全不负责任;二是他经过了近一年时间,仍完全不理解暴乱现场实际上有多危险。

  不管是为了保护年轻人,还是管理好传媒的质素,政府也必须考虑规管记者的资格,否则在“公民记者”的标準下,随意任何人穿着反光衣、戴着印有“PRESS”或“记者”字样的简陋证件就是记者,香港传媒恐怕再难称得上“专业”二字。遑论反对派不断浪漫化、英雄化暴乱,将之描绘得如假日遊戏般,不论什麼身份什麼目的,有些地方都不是小孩应去的。

Tags:新闻(3173)背后(205)记者(303)刻不容缓(6)规管(1)

转载请标注:信息网——新闻背后\规管“记者”刻不容缓\卓 铭

免责声明: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
搜索
网站分类
标签列表